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儿童心肌炎

儿童心肌炎

匿名用户     |     浏览2685次     |     提问时间:2016-05-08 18:09:07     |     回答数量: 2个

病情描述:

.3岁发热呕吐全身无力烦躁15天 曾经的治疗:输液,住院之前只是拉肚子后入院输液4天开始出现呕吐(一天10多次) 想得到帮助:请问是病情加重吗需要在吗治疗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贺虹

2016-05-08 18:14:49

病情分析:

儿童心肌炎的治疗宜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1,充分休息,一般以1~3个月为宜;  2,合理饮食,合理调养以减轻心脏负担;  3,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改善心肌代谢.维生素C大剂量静脉注射或静滴效果明显,中医药治疗措施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医治疗主要是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  儿童心肌炎的治疗应该及时,否则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其他脏器的损害.另外,儿调养也很重要.饮食方面,可以多进食西红柿,大枣等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心脏负担.身体运动要在病情痊愈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小量开始,避免过度疲劳.

指导意见:

心肌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其所患心肌炎的类型和心肌损害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原来的心脏机能状态,有无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良好,多在数周至数月内完全恢复,可治愈,仅有极少数患者遗留所谓的“后遗症”,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其中大部分为早搏,个别患者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甚至导致猝死.风湿性心肌炎患者较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急性肺水肿.特发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较差,可于数周内死于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肌受损部位局限;范围小,程度轻的患者预后好,反之则差.另外,是否及时休息治疗对于心肌炎患者的预后也 有较大影响,若患者未得到及早的休息及治疗,一方面可使心肌炎病情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得以后的治疗产生困难,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马菁榕

2016-05-08 18:20:32

病情分析: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虽然某些心肌炎由于在终期可过渡为充血性或限制性心肌病,而被某些学者视为继发性心肌病,但在发病学上心肌炎毕竟是可区分的疾病类型.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炎的分类颇不一致,兹根据病因将其常见类型分述如下: 一,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颇为常见,是由亲心肌病毒引起的原发性心肌炎症,常累及心包,引起心包心肌炎.事实上,所谓特发性心肌炎极可能是因病毒感染引起.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颇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Coxsackie)病毒,ECHO病毒(即人肠孤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由于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感染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时可引起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因此,这两种病毒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最为常见.一般而言,亲心肌病毒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但也可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地破坏心肌细胞.由于此类病毒衣壳的糖蛋白分子结构与心肌细胞膜的糖蛋白相似,故在感染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激活补体的抗体及中和病毒的抗体)既针对病毒,亦针对心肌细胞.因此,当细胞毒性T细胞被致敏后,即可破坏被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 病变 本病病变依患者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妊娠最初3个月的胎儿感染风疹病毒时,可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的无反应性心肌细胞坏死.在妊娠后期,胎儿感染柯萨奇病毒时则可引起全心炎,大多伴有心骨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初生儿的病毒性心肌炎可见到心肌细胞坏死及粒细胞浸润.其后,代之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肉芽组织形成.在成人,多累及心房后壁,室间隔及心尖区,有时可累及传导系统.镜下,主要病变为坏死性心肌炎.晚期,可见到明显的心肌间质纤维化,伴有代偿性心肌肥大及心腔扩张(充血性心肌病). 二,细菌性心肌炎 细菌性心肌炎(bacterial myocarditis)可由细菌直接感染,或细菌产生的毒素对心肌的作用,或细菌产物所致的变态反应而引起. 1.心肌脓肿 常由化脓菌引起,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化脓菌来源于脓毒败血症时的转移性细菌菌落,或来自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的化脓性血栓栓子.肉眼观,心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性黄色小脓肿,周围有充血带.镜下,脓肿内心肌细胞坏死液化,脓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细菌集落.脓肿周围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间质内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2.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杆菌可产生外毒素,一方面可阻断心肌细胞核蛋白体的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可阻断肉碱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运入线粒体,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镜下,可见灶状心肌变性坏死,心肌细胞出现嗜酸性变,肌浆凝聚,脂肪变性及肌浆溶解.病灶内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灶多见于右心室壁,愈复后形成细网状小瘢痕.有的病例出现弥漫性心肌坏死,可导致心性猝死. 3.非特异性心肌炎 在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急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及猩红热时,可并发急性非风湿性心肌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由链球菌毒素引起.病变是间质性心肌炎.镜下,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及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有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 三,寄生虫性心肌炎 寄生虫性心肌炎(parasitic myocarditis)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弓形虫性心肌炎 此型心肌炎由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而引起.人类主要因食入含有包囊的未煮熟肉类而感染.弓形虫进入人体后,经血流到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各种组织,并在细胞内繁殖.弓形虫侵入心肌细胞后很快繁殖,形成集合体,亦称假包囊.心肌细胞很快破裂,病原体进入周围组织.被破坏的心肌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愈复后有瘢痕形成.约半数患者因心力衰竭致死. 2.Chagas心肌炎 此种心肌炎由原虫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感染引起,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可引起灶状或弥散性心肌坏死,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腔扩张,心室壁(主要在心尖区)变薄,常形成室壁瘤,伴有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 四,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此类心肌炎见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其中以风湿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在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可见到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详见本章第六节). 此外,某些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磺胺,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金霉素等),消炎药(保泰松,消炎痛),抗抑郁药(阿密曲替林),以及抗癫痫药(苯妥因)等.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室间隔.镜检下,常表现为间质性心肌炎.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溶解及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引人注目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五,孤立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 myocarditis)亦称特发性心肌炎(idiopathic myocarditis),至今原因不明.因其首先由Fiedler1899所描述,又称Fiedler心肌炎.多见于20~50岁的青,中年人.急性型常导致心脏扩张,可突然发生心力衰竭致死. 病变

指导意见:

希望我的回答会给你带来方便,祝你宝宝早日健康.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