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外科 > 器官移植 > 什么是脱肛?

什么是脱肛?

匿名用户     |     浏览5622次     |     提问时间:2016-05-04 20:56:42     |     回答数量: 1个

病情描述:

什么是脱肛?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吴延娇

2016-05-04 21:00:16

病情分析:

脱肛 证名.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的病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因气虚下陷,或胃肠湿热下注所致.气虚下陷者,治宜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重用人参、黄芪、升麻;虚中挟火而痛者,加黄芩、黄连、槐花;虚寒者,用理中汤.因胃肠湿热下注,肛脱肿痛者,选用抽薪饮、大分清饮等方.可同时兼用局部熏洗搽敷:寒者用荆芥、胡葱煎洗,以伏龙肝、鳖头灰、百药煎研末,油调敷;热者用朴硝、白矾汤洗,以黄柏、牡蛎粉掺搽;焮红肿痛者,以田螺去厣,入冰片,化水搽(见《类证治裁·脱肛》).湿热下注大肠者,宜清利湿热,兼以升提,方用黄芩、黄连、槐角、黄柏、升麻、柴胡等药,外用5倍子、白矾煎汤熏洗.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体质虚弱的小儿和老年人,身高瘦弱者也易发生.幼儿发育不全,骶骨弧度较直,肛门括约肌肌力较弱,啼哭和腹泻常诱发脱垂,以部分脱垂较常见.成人因内痔经常脱出也可诱发,以直肠黏膜脱垂为多.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多次分娩,可使盆底筋膜和肌肉松弛,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本病的临床症状,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再后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但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和紫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未脱出时,体检可见肛口呈散开状,指检往往发现肛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减弱.检查时应排除直肠带蒂息肉和重度内痔脱出,可嘱病人下蹲用力,等肛管全部脱出后,再行检查,确定为部分和完全脱垂.在临床上按脱垂程度轻重分成3度:一度为直肠黏膜脱出,2度为直肠全层脱出,3度为直肠及乙状结肠脱出.本病病因有:(1)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2)病久体弱,营养不良或久泻久痢,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3)气血衰退,年迈机体衰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持续性增加腹压的疾病,使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黏膜与肌层分离,导致脱肛;(5)内痔3期,肛直肠息肉,肛直肠肿瘤等病症,经常脱出导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并将直肠黏膜向下牵引.也有见于内痔环切术后,损及肛管皮肤,形成直肠黏膜外露脱垂.本病治疗分内外药物治疗、针灸、注射、和手术治疗.内治用补气、升提、固摄为主;外痔用中药熏洗、外敷以收敛固涩;针灸益气固摄,增强盆腔内张力,增强对直肠支持固定作用;注射硬化剂可使直肠与周围组织或直肠各层组织发生粘连固定,使直肠不再下脱;结扎术可扎除部分脱垂的黏膜,并人为形成疤痕,产生粘连固定支持作用.现在医学用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效果并不稳定,且手术操作复杂,约有20%复发;盆底重建术,手术复杂,并发症多,疗效也不完全满意,故现较少用.治疗脱肛有哪些方法 1 保守疗法如果脱肛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脱肛多能痊愈.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坚持1 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 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痊愈. 2 中医治疗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便秘加熟军;有热加连翘、栀子;阴虚加玄参、生地.另外可以针灸百会、长强,病久加足3里.治脱肛方:参麦芩连归地汤(肖正安教授)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收肛散(柏莲松教授)组成:5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提肛汤(王静安主任医师)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脱肛液(李润庭主任医师)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益气升阳汤(张梦侬名中医)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