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外科 > 脑外科 > 脑膜炎 > 什么是脑膜炎

什么是脑膜炎

匿名用户     |     浏览2952次     |     提问时间:2016-08-23 21:14:11     |     回答数量: 2个

病情描述:

什么是脑膜炎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婉

2016-08-23 21:20:08

病情分析:

脑膜炎的定义当我们脑部的脑膜及脊椎周围的脊髓液被感染并产生发炎症状时,我们称为脑膜炎。常见的形态有细菌和病毒。以细菌性脑膜炎症状比较严重。细菌的来源有可能是:1.间接性,比如体内某部位感染后经血液传播至中枢系统,2.直接性的感染,如严重的头部外伤,耳朵、鼻咽、牙齿的感染。脑膜炎病患的咳嗽,打喷嚏也具有传染性,总之当您周遭有一位脑膜炎病人时您都是高危险性被传染者,因此避开和对方亲嘴、共用餐具或牙刷等物品。脑膜炎会突然攻击,且其显现的症状和一般感冒很像,因此常被忽略。脑膜炎造成的死亡率约10%。其预后也常常导致永久性的神经病变,如耳聋、盲目、语言障碍、脑部损坏。脑膜炎的症状高烧(>40℃)、颈部僵硬、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倦怠、思睡、对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肤疹{由其在腋下、手、脚部位},这些脑膜炎的症状,和感冒症状雷同,常是引起误诊的原因。症状的变化可能会在一至两天发生,有些在数小时后即危及生命。在婴儿及新生儿,高烧、头痛、颈部僵硬并非其典型的症状,有时反而出现低温的情形。这群病人出现的症状有:尖锐且持续的哭声、不寻常的思睡、食欲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囱门有膨胀的情形出现。在老年人,以上的症状或许会出现,也可能不会,但是会显示隐伏性的症状,如意识不清、迟钝。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也会有休克、昏迷或抽搐{类似癫痫}症状产生。致病菌除了细菌和病毒会引起脑膜炎感染外,尚有霉菌、螺旋体、原虫、结核菌。以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种有:*肺炎双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常见於大人和大小孩,除了导致脑膜炎外,也会引起肺炎。感染的起点可能因头部外伤或耳朵感染所导致。*脑膜炎双球菌(Neisseriameningitidis)-常见於5岁以下儿童、住宿的学生。开始时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经血液传播至身体其他部位,最后通过各式防御障碍后到达脑或脊髓液。容易造成地区性流行病。目前有疫苗可打,但是有效期只有3-5年,且脑膜炎双球菌SEROTYPEB无效。*感冒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在五岁以下儿童曾是脑膜炎的致病菌排行冠军的菌株,目前因b型嗜血杆菌疫苗上市后,这类的脑膜炎已减少很多。一般疾病发生时,会伴随者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托儿所中的小孩是容易传播的地点,因此这钺ㄜn特别小心。*李思特菌(listeriamonocytognes)-这类菌株可到处生存:土壤、、灰尘、食物(如乾酪、香肠/热狗、肉类),宠物或流浪动物,都有可能成为带菌者。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对它非常敏感,由其是怀孕末期的妇女,危险机率高达20倍,菌株会穿过胎盘,导致死产/流产或胎儿出世后不久既死亡。病毒性脑膜炎也称为无菌性脑膜炎-症状比细菌性的轻微,正常程序约1至2周之后自然痊愈。以肠病毒最常见,其他如腮腺(mumps)、庖疹。慢性脑膜炎-可能是急性脑膜炎演变而来。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杆菌类,比如结核杆菌。显示的症状和急性的相同。霉菌性脑膜炎-以隐球菌为主,发现在AIDS病人约10%,先由肺部造成感染,再经血液循环转移,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用抗霉菌药物治疗,但必须长期使用,否则容易再复发。如何检查与诊断?除了例行的听诊及病人的主诉外,下列检验数据可协助医师尽早诊断病人是否为脑膜炎。1.X-光或CTscan(脑部电脑断层扫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外形之变化,因头骨内的中枢神经很紧密,以一般的理学检查不易进行。2.腰椎穿刺(lumbarpuncture)-抽取病患的脊髓液,做更详细的分析及病原菌的培养,是脑膜炎重要检查之一。取样的过程约30分钟,过程中,病人会感到有压迫感且取样完毕后会头疼。当然整个过程中多少会带来感染的机会。脊髓液主要鉴别诊断-抹片检查、白血球总数及分类、糖量、蛋白质,共四项。其结果的判读对照表如表格一。表1、脑脊髓液检查结果的判读3.细菌培养-培养出来的细菌可协助医师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抗生素)。4.如果怀疑是病毒感染,可用PCR(polymeraschainreaction)来测试特殊的病毒。治疗细菌性脑膜炎以抗生素为首选药,若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必须静脉注射有效之抗生素,减少并发症,让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疗效。其他:支持性疗法,如类固醇-预防预后产生的听力障碍或水脑,解热剂-退烧作用。抗生素的选择可参考以下表格: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大部份以支持性疗法,如多休息、点滴输注,发烧时给予退烧药,身体有疼痛感时给于镇痛剂缓解。若是疱疹型病毒,一般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若病情严重(如脑脓疡)则可能须以开刀方式处理,。除药物治疗外,病患卫教也相重要,教导病患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多休息、不熬夜)、经常洗手、多吃蔬果类、吃煮熟的食物、多运动以增加免疫力。预防注射(Imunization)通过卫目前生署许可上市的疫苗:1.B型流行性感冒杆菌疫苗-适合对象五岁以下儿童2.肺炎双球菌疫苗结论脑膜炎是一个必须相当谨慎面对的感染症,因诊断的延迟会耽误病人的生机。所以当您怀疑家人有类似脑膜炎的症状时,应立刻寻求正确的治疗及照顾。我们期望有更多更新的检验方式协助医师能在最短时间内确立诊断。另一方面,毒性低、效益更好的抗生素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

杜青主治医生

2016-08-23 21:24:05

病情分析:

脑膜炎(brainfever;meningitis)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1.化脓性脑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应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1000×106/L(1000/mm2),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各种病毒性脑膜炎之诊断要点为: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节。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现,如肠道病毒可伴腹泻、皮疹或心肌炎③脑脊液改变除细胞数及分类与结脑不易鉴别外,生化改变则不相同,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显,多低于1g/L(100mg/dl)。④各种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有其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等(参阅各有关专章节)。轻型病毒脑炎和早期结脑鉴别比较困难,处理原则是:①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各项检查,如结素试验、肺X线片等以协助诊断。②不用激素治疗,如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则多为病毒脑炎而非结脑。③鞘内不注射任何药物,以免引起脑脊液成分改变增加鉴别诊断之困难。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锗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确诊靠脑脊液涂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见圆形、具有厚荚膜折光之隐球菌孢子,沙保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4.脑脓肿:脑脓肿患儿多有中耳炎或头部外伤史,有时继发于脓毒败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脑脊液改变在未继发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从正常到数百,多数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鉴别诊断借助于超声波、脑电图、脑CT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5.但脑瘤与结脑不同处为:①较少发热。②抽搐较少见,即使有抽搐也多是抽后神志清楚,与晚期结脑患儿在抽搐后即陷入昏迷不同。③昏迷较少见。④颅压高症状与脑征不相平行。⑤脑脊液改变甚少或轻微。⑥结素试验阴性,肺部正常。为确诊脑瘤应及时作脑CT扫描以协助诊断。典型的结脑诊断比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则诊断较难。不典型结脑约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可以惊厥为第1症状。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肢体瘫痪者。④同时合并脑结核瘤时,可似颅内肿瘤表现。⑤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极端严重,可将脑膜炎症状及体征掩盖而不易识别。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对于以上各种不典型垢情况,诊断需特别谨慎,防止误诊。流行性脑膜炎的预防(一)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二)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三)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小儿每日为100mg/kg。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①发热伴头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进行预防。利福平每日600mg,连服5日,1~12岁儿童每日剂量为10mg/kg。(四)菌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