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血管内科其他 > 关于防治肝管结石的有关问题?

关于防治肝管结石的有关问题?

匿名用户     |     浏览5998次     |     提问时间:2016-05-16 19:00:23     |     回答数量: 2个

病情描述:

我叫杨明豪,男,63岁,1999年9月做B超发现胆结石。2005年8月,因结石病发着,做胆囊切除手术。今年11月再做B超复查时,发现肝管又有4×5mm的结石。因此,请教:1、如何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2、肝管是否会因结石的增大而造成血管的阻塞和影响肝功能的正常工作及损坏。3、如何防治。4、有关需要指导的问题。谢谢指教!2005年12月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朱曼璇

2016-05-16 19:05:01

病情分析:

你好 :建议你一定要低脂饮食,就是说不能吃脂肪太多的食物,如肥肉,油腻的也不能吃油焖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并且要多加强锻炼,不要有糖尿病或者有糖尿病的话控制好血糖。不知道有多大,比较大的且引起症状的要做手术不要有心理负担,那些结石很有可能自己排出来的。祝早日康复

曾艺东

2016-05-16 19:07:03

病情分析:

你好,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近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由以前的“温饱”型逐渐向吃好、吃精转变,鱼、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些因吃得过好、过多而引起的“富贵病”,如肥胖症、冠心病和胆结石。要预防这些“富贵病”,就要注意营养适度,特别要注意不食用过多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所谓适度的营养,就是要对人们的饮食的质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饮食的质量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而食物的量则以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为度。 根据适度营养的原则,并参照我国人民目前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我国的营养学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较为合理的食物组成:谷类14kg,薯类3kg,豆类1kg,肉1.5kg,鱼0.5kg和水果1kg。当然,以上标准只是适用于从事一般活动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防止营养过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中蛋白质量已有明显增高,因此我国患胆色素结石的人数已有减少的倾向。但在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胆色素结石仍很常见。 4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6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7积极治疗能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些原发病。如溶血性贫血和肝硬变,因为这些病易诱发胆囊胆色素类结石。8预防肝外胆管的损伤性狭窄。胆管狭窄可导致狭窄上方胆管内的胆汁停滞,形成胆色素结石。因此,在行上腹部手术时,尤其行胆囊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时应避免伤及肝外胆管。9女性激素。有胆囊炎病史或爱吃高脂肪饮食的中年妇女,在采取避孕措施时最好不选用口服避孕药。更年期不滥用和长期服用雌性激素类药物。10肥胖及运动。多参加体育活动及食用纤维素,通过排便,可“顺便”带走部分能量,起到减肥功效。11情绪。一个人的胆汁分泌、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放,都由神经“司令部”大脑来指挥协调,再通过“传令官”植物神经传达“司令部”的命令,支配胆道系统工作。如果一个人长期精神紧张、抑郁,可使内脏“传令官”机能紊乱,无法传达命令,就可使胆汁流通不畅,胆囊内胆汁淤积,胆汁成分之间比例失调,促使结石生成。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