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传染病科 > 寄生虫 > 寄生虫其它 > 我还是担心-请仔细回复我谢谢谢谢

我还是担心-请仔细回复我谢谢谢谢

匿名用户     |     浏览6096次     |     提问时间:2016-05-02 20:06:22     |     回答数量: 2个

病情描述:

乳糜尿可以检出微丝蚴那通过无保护的性生活怎么就不可能传染呢?那乳糜尿里没有活的丝虫么?或者在混合了咽喉分泌物的吐液里也没有丝虫存在的可能性?眼睛的分泌或流出物总有可能吧总之,一起生活总有传染的可能性吧?我担心我自己,也担心所有和我相处过的女人------如果不明确答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以后将出现的与女朋友的关系我可以吻她们么?可以和她们性往来么没有良心和道德负累地自由地爱还可不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许振强

2016-05-02 20:11:20

病情分析:

乳糜尿chyluria系乳糜尿液进入尿中所形成的乳白色或米汤样的尿液。若含有血液,可呈酱油色尿,又称为乳糜血尿chylehematuria。将尿标本盛于玻璃容器内静置后观察,可分为三层:上层是白色脂质,中层为乳糜块,下层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白细胞。一、病因与分类乳糜尿可分为丝虫性与非丝虫性两种:丝虫性乳糜尿占95%,系班氏丝虫感染的并发症。2一l0%的丝虫感染者发生乳糜尿。多发生于丝虫感染3—5年后,丝虫寄生于深部淋巴管内,可引起机械性损伤、阻塞,或淋巴管内外的炎症改变,使淋巴管壁肌层纤维及瓣膜损害。淋巴管弹性下降,从而纡曲扩张或梗阻,导致胸导管、横膈以下部位的淋巴管内淋巴的动力学改变,发生回流障碍与返流。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引起远端淋巴管,尤其是肾盂肾盏周围的毛细淋巴管的曲张与破裂,与其并行的肾周毛细血管交通再破入肾盂,或淋巴液直接破入肾盂,而发生乳糜尿。亦可因泌尿道,如输尿管的梗阻,肾盂肾盏内压上升而破裂。淋巴系与泌尿道之间出现病理性交通,淋巴液或乳糜进入泌尿道,从而发生乳糜尿。因肾乳头穹窿部较脆弱、弹性差,肾门处存在潜在性胚胎性静脉淋巴通道;故交通部位多位于肾盂肾盏处,而输尿管、膀胱、尿道亦可出现。由于肠干引流入左侧腰干,因而乳糜尿发生于单侧肾脏时多发生在左侧。高脂饮食、受凉与劳累,可使淋巴管内淋巴液增多,淋巴管内压增加;妊娠时输尿管受压,使上尿路内压增加,因而可诱发乳糜尿。乳糜尿发生后,淋巴管内压即下降,而修复后又再度上升,致淋巴管破裂而乳糜尿复发,所以乳糜尿呈间歇性发作。长期反复发作的乳糜尿,可丢失大量蛋白,从而引起营养障碍与肝功能改变。非丝虫性乳糜尿的发病原因为:先天性淋巴管瓣膜功能异常、腹膜后炎症、结核与创伤、胸部手本或创伤、肿瘤广泛转移侵及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系统,从而使淋巴管内压增加,破裂入泌尿道而致乳糜尿。丝虫病不是性传播疾病,由性交传染的疾病统称为性病。过去只把经典性病即淋病、梅毒、软性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4种病称为性病。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性病所包含的种类扩大至十多种,并总称为性传播疾病。1983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专家会议上,确定用“性传播疾病”代替过去使用的“性病”一词。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已扩展至包括最少50种微生物所感染的疾病。目前,较多的性传播疾病有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等,在原来4种经典性性病的基础上,增加到20余种。新增加的病种有:生殖器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艾滋病、腹股沟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阿米巴病、生殖器念珠菌病、加特纳菌性阴道炎、肠梨形鞭毛虫病、疥疮、滴虫病、股癣、阴虱病、乙型肝炎等。我国已规定将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性下疳、艾滋病等几种疾病作为我国的性病监测病种,其他一些疾病如乙型肝炎、阿米巴病、阴道念珠菌病、滴虫病等虽然也可以通过性交传染,但性交只是其途径之一,未列入监测病种。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性接触被传染,已经例入,所以丝虫病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丝虫经蚊虫为媒介而传播引起。当叮咬丝虫病人时吸人血中微丝蚴,经脱鞘后穿过蚊胃壁经腹腔侵入微胸肌并发育,8~14天脱皮2次成感染期幼虫,在蚊虫叮人时进人人体。进人体内的幼虫如未被消灭可到达淋巴管或淋巴结发育为成虫,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及排泄物均能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及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我国阻断淋巴丝虫病流行由于40年“擒虫”不止,我国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成功地阻断了淋巴丝虫病在我国的传播,使全国微丝蚴血症者(具有传染性的)从70年代的2500多万人降至目前的不足1万人。这项近日夺得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研究成果,不仅是我国疾病控制的一项重大成就,也为全球消灭淋巴丝虫病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范例。  淋巴丝虫病是丝虫在人体内造成淋巴系统回流障碍所导致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致残的第二大病因,全球感染人数1.2亿。为阻断淋巴丝虫病在我国的传播,中国预防医科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贵州、广西等16个流行省(区、市)的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机构合作,努力探索有关策略和技术措施。根据丝虫病和其他虫媒传染病病原生物学特点的不同,经过长期现场比较研究和大规模防治实践,研究人员证明乙胺嗪(海群生)单一消灭传染源与综合防治效果相近,但经济易行,由此确立了适合国情的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同时,研究人员根据应用微量乙胺嗪可避免治疗反应的研究结果,制订出0.3%乙胺嗪药盐普服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治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截至1994年底,全国普服乙胺嗪药盐达1.9亿人次,极大地控制了我国淋巴丝虫病的流行和发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率先消除淋巴丝虫病流行的国家。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对淋巴丝虫病病原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揭示了该病的发病机理、传播机制;通过对丝虫病传播动力学研究分析,揭示了该病防治后期的传播规律,阐明残存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已无淋巴丝虫病传播的意义;为最终消灭丝虫病建立了纵横向结合的监测系统;明确提出我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阈值,为全球消灭淋巴丝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用户回答专区 用户的建议仅供参考

邢******

2016-05-02 20:15:31

病情分析:

主要存在血液里,不会传染的,也要及时治疗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