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肠出血 > 松花蛋有药用作用吗?

松花蛋有药用作用吗?

b864257     |     浏览3472次     |     提问时间:2009-01-15 13:28:42     |     回答数量: 4个

病情描述:

1.前一阵,我的肚子不好,肠内整天有大量气体“咕噜”,过年前,吃了几次松花蛋,肚子竟然好了,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没复发过。2.听人说,嗓子不好可以喝胖大海、吃松花蛋。(是否正确未考证)这松花蛋到底有什么作用以上两件事到底和松花蛋有关系吗?望知情者详细讲解~~~~~~~~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用户回答专区 用户的建议仅供参考

a1f******b7

2009-01-15 13:34:44

病情分析:

变蛋(《医林纂要》)【异名】皮蛋(《随息居饮食谱》),彩蛋、松花蛋(江苏)。【来源】为鸭蛋用石灰、草灰、盐等腌制而成。【性味】《医林篆要》:"味辛涩甘咸,寒。"【功用主治】《医林纂要》:"泻肺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

c34******f3

2009-01-15 13:35:00

病情分析:

最初的皮蛋是怎样制成的?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相传明代泰昌年间,江苏吴江县一家小茶馆,店主会做生意,所以买卖兴隆。由于人手少,店主在应酬客人时,随手将泡过的茶叶倒在炉灰中,说来也巧,店主还养了几只鸭子,爱在炉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时,难免有遗漏。一次,店主人在清除炉灰茶叶渣时,发现了不少鸭蛋,他以为不能吃了。谁知剥开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闻一闻,一种特殊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尝,鲜滑爽口。这就是最初的皮蛋。后来,经过人们不断摸索改进,皮蛋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皮蛋,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中医认为皮蛋性凉,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皮蛋的传统制法,几乎都用到中药密陀僧,但皮蛋中的铅含量使人望而生畏。现在人们己研制出了无铅皮蛋的制法,爱吃皮蛋的人们,不必为铅中毒而担心了。仙桃皮蛋享誉中外。曾荣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湖北名牌的仙桃“九珠皮蛋”,其前身为沔阳松花皮蛋。而沔阳松花皮蛋的前身和创始人却鲜为人知。江浙之“变色蛋”何时由何人传入沔阳,并改进为享誉海内外的“松花皮蛋”?据传,松花皮蛋源于天津。民间口碑云:距今约二百年前,天津某乡村一富户,其子为其母造棺木一口,置于空宅以备后用,久之,母仍健在,遂命家人将石灰、草木灰撒入棺内以防潮湿,并将棺盖留有斗大空隙以通风。事毕则忘矣。次年,母逝,移棺入殓,见棺内草木灰中竟有鸡蛋百余枚。孝子盛怒,取出掷干地,此壳破裂而内已成深褐色透明结晶体,因之大惑。有好事者斗胆尝之,味鲜美,围观者亦以为奇,遂争相品尝,果如是。有见地者,事后效法,将鲜鸡蛋置入石灰、草木灰之中,亦然。由此,邻里仿效,称之为“变色蛋”。日久,此一原始工艺流传江浙一带,屡经改进,工艺日臻完善,变色蛋作为一种全新的食品,经善于经商的江浙人推入市场。故今日之“松花皮蛋”,有始于天津,成于江浙之说。江浙之“变色蛋”何时由何人传入沔阳,并改进为享誉海内外的“松花皮蛋”?此人即誉满江城武汉的“刘皮蛋”。19l0年前后,有汉阳少年刘启发,家境贫寒,苦无生计,辗转求职于在汉经商的浙江人开办的“万太蛋厂”,为其兜售被剔出的少数劣次皮蛋糊口。刘年少好学,颇有心计,趁经常出入其皮蛋作坊之便,剽窃了其秘而不传的制作工艺。几经实践自成一套工艺体系。从此,江浙的皮蛋制作工艺第一次为鄂人所掌握,并发扬光大。刘启发以其精湛独到的技艺受雇于豪商巨贾。日寇侵占武汉,刘启发失业。但“刘皮蛋”的绰号,在江城同行业中无人不晓。1944年,“刘皮蛋”颠沛流离来到沔阳仙桃镇,经友人资助,自设皮蛋作坊,改进并淘汰了当地落后的南蛋制作工艺,为沔阳松花皮蛋奠定了基础。刘既殁,其子刘文山子承父业,工艺得到进一步改进,成为沔阳皮蛋制作工艺的第二代权威。解放后,刘文山曾担任国营沔阳食品(仙桃蛋厂前身)蛋厂副厂长。沔阳松花皮蛋改进为“九珠皮蛋”后,其品质更上一层楼。去壳的皮蛋,蛋白呈深褐色或草青色,结晶透明,松花点缀,美若玉雕。蛋黄紧缩,切开后,似菊花绽蕾,又如砂糖裹心。质地醇美,味道绵长,清凉爽口,四时咸宜,被定为出口的免检食品,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松花蛋里含铅,这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购买时都会选无铅松花蛋,以为这样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其实,无铅松花蛋同样含铅,儿童还是少吃为好。加工松花蛋时,要将纯碱、石灰、盐、黄丹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上泥和糠裹在鸭蛋外面,两个星期后,美味可口的松花蛋就制成了。黄丹粉就是氧化铅,具有使蛋产生美丽花纹的作用,但用了黄丹粉,松花蛋就会受到铅的污染。根据国家规定,每1000克松花蛋铅含量不得超过3毫克,符合这一标准的松花蛋又叫无铅松花蛋。所以,“无铅松花蛋”并不是说不含铅,而是指含铅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中医认为,儿童的身体为“稚阴稚阳”之体,代谢极其旺盛。“无铅”蛋中的微量铅被儿童吸收后,会存留在肝、肺、肾、脑等组织及红细胞中,还会使骨骼与牙齿中的钙流失。经常食用“无铅松花蛋”会引起儿童出现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食欲减退、胃肠炎等,还会影响智力发育。无铅松花蛋固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但孩子处于身体旺盛发育阶段,对铅的危害反应比较明显,还是少吃为妙2》吃松花蛋也会中毒夏季天气炎热,大多数人都喜欢在饮啤酒时用松花蛋助兴,或凉拌松花蛋犒劳一家老小,他们也许从没想过,松花蛋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据有关食品专家检验分析,干净的松花蛋蛋壳上只有400-500个细菌,而脏的松花蛋蛋壳上则有高达1.4亿~4亿个细菌,这些细菌若大量通过蛋壳的孔隙进入蛋内,吃了这样的松花蛋就会中毒。在选购松花蛋时应注意,松花蛋剥开后,其蛋白是暗褐色的透明体,具有一定的韧性;而被污染的松花蛋则呈浅绿色,韧性差,易松散,这样的松花蛋千万不能吃。污染松花蛋的细菌主要是沙门氏杆菌,它随松花蛋进入人体后,在肠迹膜上引发炎症,菌体裂变后会产生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致使人作出现中毒症状。实验证实,沙门氏杆菌在100摄氏度高温下会立刻死亡,在70℃时要经过5分钟后才会死亡,在60℃时则要15-30分钟才死亡。因此,食用可疑的松花蛋时,可将去壳的蛋在高温下蒸5分钟左右,晾凉后即可安全食用。沙门氏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7℃,夏秋季节的气温刚好在此范围内,因而人们尤其要注意防止松花蛋中毒。松花蛋中毒的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头疼、头晕、腹痛、腹泻,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停食治疗。

2d8******7c

2009-01-15 13:35:24

病情分析:

松花蛋里含铅,这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购买时都会选无铅松花蛋,以为这样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其实,无铅松花蛋同样含铅,儿童还是少吃为好。加工松花蛋时,要将纯碱、石灰、盐、黄丹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上泥和糠裹在鸭蛋外面,两个星期后,美味可口的松花蛋就制成了。黄丹粉就是氧化铅,具有使蛋产生美丽花纹的作用,但用了黄丹粉,松花蛋就会受到铅的污染。根据国家规定,每1000克松花蛋铅含量不得超过3毫克,符合这一标准的松花蛋又叫无铅松花蛋。所以,“无铅松花蛋”并不是说不含铅,而是指含铅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中医认为,儿童的身体为“稚阴稚阳”之体,代谢极其旺盛。“无铅”蛋中的微量铅被儿童吸收后,会存留在肝、肺、肾、脑等组织及红细胞中,还会使骨骼与牙齿中的钙流失。经常食用“无铅松花蛋”会引起儿童出现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食欲减退、胃肠炎等,还会影响智力发育。无铅松花蛋固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但孩子处于身体旺盛发育阶段,对铅的危害反应比较明显,还是少吃为妙2》吃松花蛋也会中毒夏季天气炎热,大多数人都喜欢在饮啤酒时用松花蛋助兴,或凉拌松花蛋犒劳一家老小,他们也许从没想过,松花蛋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据有关食品专家检验分析,干净的松花蛋蛋壳上只有400-500个细菌,而脏的松花蛋蛋壳上则有高达1.4亿~4亿个细菌,这些细菌若大量通过蛋壳的孔隙进入蛋内,吃了这样的松花蛋就会中毒。在选购松花蛋时应注意,松花蛋剥开后,其蛋白是暗褐色的透明体,具有一定的韧性;而被污染的松花蛋则呈浅绿色,韧性差,易松散,这样的松花蛋千万不能吃。污染松花蛋的细菌主要是沙门氏杆菌,它随松花蛋进入人体后,在肠迹膜上引发炎症,菌体裂变后会产生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致使人作出现中毒症状。实验证实,沙门氏杆菌在100摄氏度高温下会立刻死亡,在70℃时要经过5分钟后才会死亡,在60℃时则要15-30分钟才死亡。因此,食用可疑的松花蛋时,可将去壳的蛋在高温下蒸5分钟左右,晾凉后即可安全食用。沙门氏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7℃,夏秋季节的气温刚好在此范围内,因而人们尤其要注意防止松花蛋中毒。松花蛋中毒的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头疼、头晕、腹痛、腹泻,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停食治疗。我想你现在知道它有没药用作用了吧。。。

a91******de

2011-05-21 16:08:05

病情分析:

  久久健康网消化内科疾病库http://jb.9939.com/dis/138930/为您全方位提供腹痛的相关资讯:腹痛的病因,妇科病小腹痛,怀孕初期腹痛,排卵期腹痛,小儿腹痛,孕妇腹痛,腹痛检查,左腹痛,人流后腹痛,腹痛的治疗,腹痛的疾病排查,治疗腹痛的药物,经期腹痛……您还可以现在咨询我们消化内科疾病专家进行更具体的问询。祝您健康!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