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泻 > 宝宝腹泻,母乳喂养,妈妈是否需要控制饮食...

宝宝腹泻,母乳喂养,妈妈是否需要控制饮食、、、、、、

49af320     |     浏览1137次     |     提问时间:2009-01-11 22:03:28     |     回答数量: 12个

病情描述:

宝宝五个月,能吃能睡精神好,最近一个星期腹泻大便稀,黄绿色,有泡沫。去医院检查了,说属于轻度腹泻。开了点药,回来吃了二天,好一些了。不知怎么回事,今天拉的又有点稀。老人说是我没禁口,吃了油浑之类的,所以这几天只吃。宝宝腹泻,母乳喂养,妈妈的饮食要注意一些什么?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满意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郑医师

2009-01-11 22:05:11

病情分析:

母亲少食生冷腻硬刺激性食物即可。

用户回答专区 用户的建议仅供参考

5b8******28

2009-01-11 22:07:58

病情分析: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不能认为有病。 在腹泻期间,服用妈咪爱或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也可缩短腹泻病程。 妈咪爱与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调理胃肠道系统的,拉稀的调到不稀,便秘的调到不干。妈咪爱价格适中,合生元价格偏贵。 小儿腹泻的护理 ◆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 不要选择需很长时间才能消化的食物,选择以米粥或菜粥等淀粉类为主的食品,并做得软一些。但如果婴儿不愿意吃的时候也不要勉强,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不进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没有大问题。 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腹泻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用孩子喜欢吃的饮品来补充水分 因腹泻而失水时,补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欢喝的饮品,如开水、果汁、蔬菜汁等。当腹泻严重,并伴有呕吐情况时,更应频繁地补充水分。 ◆当腹泻恢复正常后,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 当持续严重腹泻后,虽然腹泻已经停止了,但消化机能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不能马上恢复吃原来的非母乳食品,应该先喂添加辅食初期的粘稠状食物,过几天再慢慢的恢复。同时,需持续服用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一段时间,直到宝宝肠到完全恢复健康。 ◆勤换尿布 腹泻的时候,有时会引起斑疹,最好勤换尿布。 食物止泻 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提供婴儿必须的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宝宝大便呈绿色的可能的原因 一般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绿色,有时会混杂一些白色颗粒。 奶粉喂养儿若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排绿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 另外,为了宝宝的健康,须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则大便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

87e******dd

2011-05-21 14:49:01

病情分析:

  久久健康网消化内科疾病库http://jb.9939.com/dis/139078/为您全方位提供腹泻的相关资讯:腹泻的病因,腹泻的症状,腹泻的检查,小儿腹泻,怀孕期腹泻,慢性腹泻,母乳性腹泻,吃海鲜后腹泻,腹泻的治疗,治疗腹泻的药物,治疗腹泻的偏方,快速治疗腹泻,腹泻的食疗方,中医治疗腹泻……您还可以现在咨询我们消化内科疾病专家进行更具体的问询。祝您健康!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