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外科 > 骨科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

l鲁琳金     |     浏览2347次     |     提问时间:2009-11-25 14:05:53     |     回答数量: 6个

病情描述:

经CT诊断:L4-5 、 L5-S椎间盘向后中央突出,两侧侧隐窝无狭窄,椎间小关节无异常,骨性椎管无狭窄.左腿外侧痛痛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飘逸飞女

2009-11-25 14:10:09

病情分析:

这种情况不算严重,经保守治疗多能控制病情,建议先保守治疗,如腰椎牵引、按摩、理疗、药物、封闭治疗、小针刀等,日常生活中避免久坐,最好睡硬板床,

用户回答专区 用户的建议仅供参考

fec******93

2009-11-25 14:07:36

病情分析:

你好,得了腰间盘突出平时 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最好是睡硬板床。在饮食上多吃些含钙量高的食物。例如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我以前就因为久坐在电脑前,得过腰间盘突出,不过现在已经治好了,我是用的腰椎康组合这个产品,效果非常好。我治好以后至今都没再复发过了!4oo-81o-o515祝早日康复!

dom******84

2009-11-25 14:07:53

病情分析:

“治病必求于本”――《内经・阴阳印象大论》腰椎间盘突出病之本在纤维盘中央骨髓受压损伤纤维环溢出压迫椎管神经或两侧恻隐窝神经。肾主骨生髓,“肾主之骨髓”――《内经・痿论篇》用传统的补肾壮腰就能完全回缩髓核,配合传统的五毒膏外用修复受损点借助其外力推进根除病灶(俗称病根)。髓核在椎体的作用是供给椎体运动水份,富有弹性,含水份85%,猝发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回缩丸・膏补给肾气,增强髓核弹性借助外用药推进力就可以康复;陈旧性髓核突出水份丧失,弹性消逝和减退,形成钙化现象用髓核回缩丸・膏补肾壮腰,补给水份,增强弹性,借助外用回缩膏中的马钱子、白僵蚕、全蝎、蜈蚣、穿山甲续筋接断功效完全能达到目的,如果按骨性膏板突出字误那理所当然的无法治愈,医患智者细作思考,治法上牵引、按摩、针灸、理疗等方法不及病灶点,又不敢承认治疗过错,极其柔软的髓核回缩就只要补给主宰骨与髓核的“肾气”借助髓核回缩膏“外力”就能达到目的。

546******ad

2009-11-25 14:08:47

病情分析:

可以平卧硬板床,腰椎牵引,早期可以缓解症状,不能缓解就得行手术治疗了。

5de******7b

2009-11-25 14:13:12

病情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是姿势性腰痛积累的结果,是腰肌劳损更严重的后果,是脊柱损伤逐渐积累形成的,一般都是由不合理的姿势导致的。 主要症状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腰痛多局限于下腰部、腰骶部。坐骨神经痛常为单侧,并沿患侧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足跟或足背外侧。通常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是药物止痛,按摩和理疗,虽然短期内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但常常是反复发作,花费不菲而仍是久治不愈,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加重。医学界一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不合理的姿势所致,所以治疗的根本应该是矫正不合理的姿势。倒走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过程中可以有效矫正腰部(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势,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肌肉,使腰椎间盘突出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你可以试一下倒走,看疼痛感会不会减轻。如果可以减轻疼痛的话,考虑到安全性和不容易坚持,可以穿一双前高后低的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能够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与倒走的原理完全相同,能有效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穿上前高后低的负跟鞋,正常向前行走也具有倒走的作用,这样使日常散步也具有的倒走锻炼的康复作用。相对于以往短时间的倒走锻炼,效果大大增加,而且更加巩固,最重要的是非常安全,完全解除了倒走的安全隐患。全面解决了倒走健身锻炼的不足,是最新的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治疗方法。

85e******92

2011-05-21 16:59:22

病情分析:

  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妙方,查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的药物,腰椎间盘膨出怎么治,腰椎间盘膨出的治疗方法,以及腰椎疼痛的原因,请登陆久久健康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权威的诊疗团队,http://jb.9939.com/dis/272044/这里汇集所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权威专家,它们将为你提供最精确的治疗方法。你还可以与广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友交流治疗心得,让你早日摆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