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荨麻疹 > 皮肤病荨麻疹

皮肤病荨麻疹

34893d2     |     浏览6240次     |     提问时间:2009-08-07 16:44:10     |     回答数量: 12个

病情描述: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10主要症状:全身有一块一块的红肿,脸上都是,有高烧,手脚有肿,打针吃药后会消退,但第二天反弹,医生诊断都说是荨麻疹,发病时间:一周化验检查结果: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不佳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满意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寿医师

2009-08-07 16:52:55

病情分析:

寻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的局部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寻麻疹的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寻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种致敏原有关外,与个人的敏感性素质及遗传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诱因有: (一)食物 以鱼,虾,蟹,蛋,牛奶,肉类等动物性蛋白质最常见,尤其是在一次大量进食蛋白质饮食和酗酒后,发生的蛋白胨性寻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药物 如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可由变态反应引起,另一些药物如吗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为组胺释放剂,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寻麻疹. (三)吸入物 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某些气体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这些感染可能通过传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变了机体的应激状态,引起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五)昆虫叮咬 如虱,跳蚤叮咬皮肤及黄蜂,蜜蜂,毛虫的毒刺刺入皮肤,引起变态反应. (六)物理及化学因素 如冷,热,日光和机械性刺激,摩擦压迫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寻麻疹. (七)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尤其是慢性寻麻疹. (八)内脏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淋巴瘤及某些肿瘤,风湿热等可为寻麻疹的病因. (九)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寻麻疹,遗传性家族性寻麻疹综合症和遗传因素有关. (十)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感情冲动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血管通透性而发生寻麻疹. 寻麻疹的发病机理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前者主要是由于I型变态反应引起,少数是II型或III型反应,此型的抗体IgE和血管周围肥大细胞,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当抗原再次侵入后,在这些细胞表面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膜本身及其一系列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的变化,促使胞浆中的颗粒脱出,同时释放出各种药理性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溶酶体酶,纤维蛋白溶酶,补体,各种激肽和慢性反应物质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产生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各种症状. 非变态反应性寻麻疹是由于某些物质如细菌酶素,蛇毒,蛋白胨,某些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红斑,风团. 【临床表现】常突然发病,先感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风团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又陆续出现,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头及支气管受累可发生喉头水肿,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症状在数日至2~3周内消退者称为急性寻麻疹;若反复发作,病程达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顽固性难治者称为慢性寻麻疹. 除以上两型外,还有几种特殊型寻麻疹: (一) 皮肤划痕症 又称人工寻麻疹,手抓或钝器划其皮肤后,该处出现暂时性红色条状隆起. (二) 血管性水肿 又称巨大性寻麻疹.发生在眼睑,口唇,包皮,外阴等组织松弛部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边缘不清,持续1~2日自行消退,常反复发作. (三) 压迫性寻麻疹 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深在性肿胀,8~12小时后消退,多发生在臀部,腰部,足背等受压部位. (四) 日光性寻麻疹 暴晒日光或紫外线后,在照光部位出现风团,并有瘙痒和针刺感. (五) 寒冷性寻麻疹 分家族性和获得性两型.前者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婴儿开始持续终生.后者开始于儿童或成人,在气温骤降或接触冷水冷风时,在皮肤露出部位出现风团,持续半小时至3~4小时,冰块试验和被动转移试验阳性,多见于女性青年. (六) 胆碱能性寻麻疹 在运动,重劳动,受热,饮酒或情绪紧张时,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直径2~3mm小风团,不融合,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除掌拓外,皮疹可泛发全身,以青年人多见. (七) 血清病性寻麻疹 注射血清,疫苗或药物后除皮肤出现风团外,可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有的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 治疗 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风散寒,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消肿,益气固表,养血和营,去痒止痒. 疗效:轻者1个疗程即风团消,瘙痒止;重者2~3个疗程疹块及瘙痒消失,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血常规复查嗜酸性粒细胞降为正常. 其他的方子详见: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谭医师

2009-08-07 16:49:02

病情分析: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这些产生斑块的部位,会发生发痒的情形,如果没有停止接触过敏原并加以治疗,出疹发痒的情形就会加剧. 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治疗除用抗组胺药外,可使用利血平,氨茶碱,安络血,6-氨基已酸,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B12,组胺球蛋白,转移因子,普鲁卡因等.

越医师

2009-08-07 16:53:13

病情分析:

首先应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可用药物进行治疗,急性荨麻疹时,可肌肉注射非那根或口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类药,随后可用同类药物如安他乐,赛庚啶等维持.如果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吸氧,必要时要医院请医生行气管切开术.慢性荨麻疹以寻找病因为主,治疗上以口服抗组织胺药物为主,一种药物无效时,可同时给予2种到3种药物,治疗应维持至病情稳定后数日再逐渐减量,以达到脱敏的目的.外用药以白色洗剂,酚类止痒剂为主.外抹中药加外洗中药是最根本的一种治疗方式.首先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药水(熬时一包中药别忘记放入一斤香菜)全身擦洗,擦洗过后,有病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然后再用药物擦洗就可以.外洗的一天三次为好,外抹的皮炎康,抹3到4次为好.荨麻疹因为是体质性的问题,根治不易.日常生活中切忌不要去抓,不要热敷,避免接触过敏原,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芝麻,番茄,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等之类的,多休息,勿疲劳,适度的运动.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