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问医
久久健康网 > 久久问医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肝硬化 > 丙肝是否会传染,患丙肝会有出现什么状况?

丙肝是否会传染,患丙肝会有出现什么状况?

ced76     |     浏览6738次     |     提问时间:2009-08-03 22:07:19     |     回答数量: 12个

病情描述: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30主要症状:不知发病时间:2008年4月10日化验检查结果:不知道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效果


病情分析:
0/500
指导意见:
0/500
手机号:     
满意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胥医师

2009-08-03 22:10:19

病情分析:

丙肝会传染,主要传染源是丙型肝炎病人和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对丙肝病毒普遍易感,以成人感染为主.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1)经血传播:是目前所知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母婴传播:有报告在妊娠期存在丙肝病毒经胎盘的垂直传播及产时,产后感染的母亲对婴儿的密切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相比,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时机主要在出生或哺乳期. (3)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家庭内接触可能是丙肝毒传播途径之一.接触的内容有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 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   丙肝和乙肝很相似,在传染途径方面都是以血液感染为载体,丙肝现在临床医学上表明很多都是由于输血后感染的.据数据表明,目前有80%到90%由于输血感染上肝炎病毒的,大多都是丙肝为主,这是由于乙肝和丙肝传播的途径略有不同,丙肝以血液传播的几率更高,同时,丙型肝炎更容易慢性化,和乙肝相比,它的慢性几率相当的高,肝病专家呼吁一定要掌握好丙肝的症状,以便及时的预防和治疗,以防丙肝的发生.丙肝可分为以下几种症状:  急性期:丙肝的急性期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即使有也不特异,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例如胃口不好,感觉很累,恶心,呕吐等,有时会发生黄疸.有极少的急性丙肝会引起严重致命的肝功能衰竭.  慢性丙肝:慢性丙肝患者的病状也不明显,患者可无症状地发展数年.事实上,人们往往在偶然情况下知道自己得了丙肝,如在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时,也可是在输血前的常规检查时,也可在申请医疗保险体检时.  慢性丙肝患者常有轻重不一的乏力,有时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其次可表现为右上腹不适.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吴医师

2009-08-03 22:09:03

病情分析:

您好,丙肝传染的,急性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相比,消化道症状更轻,发生黄疸型的比例更低,ALT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急性乙型肝炎,且在急性期如不积极争取抗病毒等治疗,则约有50%患者ALT持续处于高水平,易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虽然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对所有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因为急性期的疗效好.其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休息,降酶,保肝,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治疗当属抗病毒治疗.目前有一些肝病专科医院采用传统的中医中药进行辨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也只有干扰素,同样应该早期治疗,在急性丙型肝炎的恢复期,选用干扰素70%以上的患者可获痊愈,这可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大大减少.若患者在急性期延误了治疗时间,则60%左右的感染者将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以后自愈原可能性甚少.由于干扰素单独使用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临床上倾向联合用药.例如,干扰素加胸腺肽或干扰素加病毒唑片(每片0.5克,每次0.3克,每日3-4次,宜小剂量开始,以减轻消化道反应),与单用干扰素40%左右的有效率相比,疗效提高10%-20%.世界上目前生产的第三代干扰素,是由科学家将向种天然产生的干扰素亚型的有效成分重组合成的一种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已证实有很好的疗效,每次9-15微克,每周3次,疗程12个月.由此可见,阻断慢性丙型肝炎的发展关键是进行病原治疗,在控制和消灭病原的过程中,也应认识到必伴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对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应重视病例选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最好请有经验的医生动态观察治疗的反应,疗效以及B超观察肝脏的变化,以调整剂量和掌握疗程.

龙医师

2009-08-03 22:11:16

病情分析:

你好,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由于本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略.丙肝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身体无力,即便充分休息疲倦感也仍会持续,其它症状还有右上腹感觉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不好,出现短期的记忆困难,精力难以集中等症状.如果你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丙肝,你可以到医院检查一下,最常用的检查就是:血清生化学检测,丙肝抗体检测,丙肝病毒RNA检测及肝脏病理学检查.谢谢.

咨询相关专家

宋艺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许献光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心理科综合

贺常见

内科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

推荐图文

免费向万名医提问